一信(一個教義系統)

   文/張福華

      在寫給以弗所教會的書信中,保羅教導我們只有一信(弗四5)。他之所以會如此提醒是因為當時教會中異教勢力的影響逐漸加深(弗四14),保羅揭露了這些異教邪風的危害,並要教會堅定反抗。既然只有一信,任何不在使徒教訓範圍內的,都是異端。在此亦可以反思推論,假若教會起初未曾訂定一套教義(一信),保羅在此的勸誡將顯得毫無意義。

      這個教義在立定後,不能修改也不得廢除。保羅吩咐提摩太要繼續留在以弗所,好囑咐(charge)那幾個人不可傳異教(提前一3)。「囑咐」在軍事用語中有「命令」(command)的意味,下屬必須順服一切所吩咐的。保羅這樣的囑咐表明早期教會的教義是必須全心、全意、全然遵行的。整個教會也必須團結傳講這份教義,並保守其屬天的本質內涵。

      保羅的囑咐重點在「不可傳異教」(「異教」在英文版譯為「其他的教義」),這樣的命令顯示出當時的教會中已有假先知的出現,他們傳講異端的教義,與使徒的教義對立(參:徒二42;提前六3~4),也與主的榮耀福音相差甚遠(提前一11)。顯然地,他們所教導的是違背救恩福音的,因此,他們必須被阻止,不能容讓他們傳講別的福音;反之,使徒的教義應給予最大的重視,任何人都不例外——沒有任何一個人,包括保羅自己(加一6~7),可以淩駕於使徒的教義之上。

      在寫給羅馬人的書信中,保羅呼籲聖徒要起身抵擋那些背乎所學之教義(中文版譯為「道」)的人(羅十六17)、留心提防那些傳講別的福音的人。這表示教會必定曾經領受一套正確的教義,並且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更改。換句話說,教會中必然早已制訂了一套共信之道,若非如此,教會就沒有任何依據讓信徒分辨謬誤的資訊,更遑論挺身抵制。

      使徒的信仰讓教會團結一致。神的兒女被賦予眾望,應當勵志全然順服這些信條。偏離所訂定的真理(彼後一2)之嚴重性,就等於把叛教之風帶入神的教會,叫人跌倒(offences)(羅十六17)。保羅在此所用的「跌倒」一詞帶有強烈的譴責意味,並含有褻瀆及破壞的意思。無怪乎保羅勇敢指責這些人是在事奉自己,而非事奉主。他們進入教會,顯然是為了欺哄他人。

      同樣的,在他的第一封書信中,約翰直率地告誡教會要試驗所有的靈,因為世上有許多假先知已經出來了(約壹四1)。試驗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以使徒的標準為依據:「我們(使徒)是屬神的,認識神的就聽從我們(使徒);不屬神的就不聽從我們(使徒),從此我們(使徒)可以認出真理的靈和謬妄的靈來」(約壹四6)。拒絕遵守使徒教義的,就表示與基督隔絕,結局就是落入世界之中。

      更奧秘的是,使徒教義是神的啟示,並且是聖靈所驅策的。這教義成為了明辨的準則,用以區分聖靈和謬妄之靈之間的工作。很顯然的,任何與使徒教義不同的教訓都不是出於神。對於那些自訂一套教義信條的人,他們將面臨更險峻的危難。這樣的危險有兩個層面。第一,按約翰所言,這會讓撒旦有機會動工;第二,撒旦會怎麼做呢?他會領人得救嗎?當然不會!相反的,他終將引人進入敗壞與滅亡之中。

      真耶穌教會教義的形式

      我們應當如何看待真耶穌教會的教義?又如何確定她現有的這套教義就是使徒的教義?我們可從兩個方面來回答這些問題。首先,是聖靈引導教會明白一切的真理(約十六13),有聖靈與教會同在,我們就可以確信教會的這套信仰系統是真理。近來有許多人惡意提出疑問,企圖損害教會的教義,但是我們相信,藉著聖靈的同在,主必教導我們如何對應這些人的挑撥(參:太二十二15~46)。

      第二,真耶穌教會的信仰模式與使徒的核心信仰是一致的:宣揚基督的復活、悔改的道、以及罪的赦免。在出去傳道之前,使徒謹守吩咐、等待聖靈的降臨(路二十四36~49);教會也確信耶穌從死裡復活,並且不斷以此資訊教導與勸勉慕道朋友及信徒;在佈道時,教會也不斷傳講水洗與靈洗的道理。

      很遺憾的,即便真教會教義全備,離間者仍然試圖攪擾,其中一個例子就是一方面接受真教會的洗腳禮與聖餐禮是按基督的吩咐而行,另一方面卻質疑為何教會僅從十誡中將安息日挑出、納入教義之中。這些人接著控訴真教會沒有遵守使徒的教義,因為新約中並無明顯的證據指出安息日納入教義信仰是正確的作法。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檢視教義的一項功能─導正(多一9)。在使徒時代,守安息日並沒有什麼問題,耶穌、使徒及教會也都守安息日(因此我們確認守安息日是主與眾使徒的教訓)。但是到了第三世紀,安息日的誡命已被更改,從一週的最後一日(星期六安息日)被改到一週的第一日(星期日)。這個改變使得整個基督教界與神的安息無分,將基督徒遠遠地隔離在神為選民所預備的永遠安息之外(來四9~10)。

      既然真教會的使命是要拯救靈命,而這也是早期教會所忠心執行的目標,那麼真耶穌教會就有責任向世人指出持守安息日的必要,並以此更正基督教界,為了救更多人。反之,不守第七日為安息日將使人失去救恩。有鑒於此,將第七日為安息聖日的誡命納入教會的教義系統,不但沒有違背使徒的教訓,反而更加鞏固教會的使命,即基督給眾僕人的使命。此用意在於指出錯誤,並引人走上正確得救的道路。這才真正是聖靈所啟示的教訓。

      當我們把使徒的信仰系統與真耶穌教會的信仰系統做比較,我們會發現兩者之間並無矛盾。此外,雖然兩者在論述教義時所著重的要點有稍微的不同,但是使徒和我們的教義都建立在同一個信仰基礎上。換句話說,在同樣的信仰系統中,使徒教會比我們重視其中的某一點,而我們會相對重視其中的另一個點。例如,我們比使徒教會更強調安息日,因為安息日已被更改,而使徒時代因為有猶太主義者倡導回歸律法才能得救(徒十五1~2),因此他們必須更強調得救本乎恩的道理。但是,按現今的趨勢發展,我們似乎也越來越需要強調這方面的教訓。

      結論

      教義與得救之道息息相關,必須以信心和愛心持守(提後一13)。「信心」,就是相信純正話語的正確性及真實性,並立志持守它的規模內涵;「愛心」,就是真實地把教義行出來─即愛神、愛人(約壹二3~10;五2~3)。把這兩者同列,代表教義的規模絕不容讓更改,無論遇到的困難有多大,也表示愛與教義兩者並不互相排斥。儘管純正的話語正持續遭受不斷的挑戰,它乃是信徒一生中必須不斷持守、實踐的真道。

      神的真信徒應當明白自己能做的非常有限,因此,我們需要聖靈內住我們心裡(提後一14),這是保羅的勸誡,唯有依靠聖靈才能牢牢守住這純正話語的規模。這樣的勸誡一方面凸顯出保守自己、活在真理的框架中之重要性;另一方面,它也讓我們清楚看見純正話語規模的獨特性。純正的話語只有一個模式,並且必須靠聖靈的能力才能持守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