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切能享的福,哪樣保留得住?哪樣不虛空?哪樣能夠滿足?哪樣能帶走?細細思量人生,什麼值得留戀?什麼應該換回?什麼最好鬆手?什麼大可拋棄?更加明 白自己該走的路,就是廣傳福音,普救萬民,讓真道傳遍台灣各角落,進而傳遍地極,讓所有的人信主耶穌,一生一世跟隨主的腳步,乃是無窮盡的福氣。
 

 

 

感恩的歲月



在感恩的歲月裏,回顧信主經過,神格外充沛的豐富恩典、慈愛、憐憫,如影隨形般陪伴著我。從小在蒙恩的家庭中成長,家母敬神愛人,兄長已獻身當活祭,姊姊們 謹守真道,熱心聖工,在老師諄諄教誨下,領受純正信仰,認識主基督耶穌為至寶;也在小小心靈深處欣羡著傳道牧養的工作,有尊貴祭司身分、傳揚福音、報喜 信,是何等的佳美、何等的榮耀,更體認「施比受更為有福」,因而積極參與聖工。

之前在南亞高雄仁武廠擔任模具技術員,工作穩定而具挑戰, 也因穩定才有機會擔任小港教會宗教教育系負責一職,秉著愛主的心及感恩的心,盡心盡力地教育孩童,回想過去自己有機會受正規的宗教教育,蒙受主恩,眼看這 群小羊,因家庭、環境、交通等因素,隔絕接受靈恩的機會,當時心中有一股聲音,當知恩圖報。又想起主耶穌對彼得三次詢問:「你愛我嗎?」「你有餧養我的羊 嗎?」瞬時間不斷地捫心自問,我有愛主嗎?我有餧養衪的小羊嗎?

既然來了,必有受託的使命,傳道就帶著一群熱血澎湃的教員一一訪問,在這 荒蕪的田地上,蒙神施恩祝福及團隊的合作下振興宗教教育,一起開墾、培訓、訪問、牧養、接送,年輕人的熱情努力,發揮得淋漓盡致,使無孤可憐的孩子得以親 近教會,領受主豐沛的大愛,因為大家的同心合意,為宗教教育齊心努力。

在假日清早7:00開著車沿途接兒童,參加兒童聚會,會後再撥一些 時間上學校的課業輔導,在教員與家長的努力下兒童數漸漸增加,使小港教會的聖工更加地蓬勃興盛。教育乃百年大計,一枝草、一點露,回首以往,如今這群小孩 已漸長大,個個成為教會宗教教育的棟樑,讓我們在聖工的付出上倍感欣慰。感念所栽種、澆灌算不得甚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林前三7)。



滿了兩把 忙碌補風



後來工廠遷至嘉義,又看到老師傅的一生只不過是如此,不願自己就如此虛擲一生,加上內人在北部教書,更讓我捨得放下,開啟了另一道生涯之旅。感謝神的帶領, 初到北部即深得老闆賞識,擔任副廠長一職。公司生產裕隆、中華汽車整部車子的螺帽,經常往返於樹林和三義、楊梅廠;期間常思索人為什麼忙,所求何事?

當時一心只想縮短奮鬥時間,以償還房貸。有人說:人生有三個好球,一是房地產、二是電子業、三是服務業。於是跳脫目前的傳統業,毅然決然投入服務業,目的是挑戰高薪,邁向亮眼的人生。

期間做過人壽、證券、期貨等等的服務業,在緊張忙碌的生活中,終日汲汲營營於名利、錢財。為了發筆橫財終日耳機為伴,每天往證券公司裏鑽,精神緊繃、如箭上弦,若遇股票大跌,則大有箭折弦斷之虞。常想人們何苦為了錢財活得這般辛苦呢?

所羅門王說:「我見日光之下有一宗禍患重壓在人身上,就是人蒙神賜他貲財、豐富、尊榮,以致他心裏所願的一樣都不缺,只是神使他不能吃用,反有外人來吃用。這是虛空,也是禍患。」(傳六1~2)

而今這宗禍患已普遍發生在社會每個角落,人們處心積慮地積鑽錢財,攫取名利,勞心勞力的生活使得健康大受折損,空有萬貫家財而不得享用。賺錢謀生的能力是神 所賜,然而不懂節制之道,一味在利慾中打轉,總有一天會落到戕害己身,悔恨莫及的地步。滿了一把,得享安靜,強如滿了兩把,勞碌捕風(傳四6)。

真正體會到忙、盲、茫的虛空,在人群中求致富,果真得到了嗎?在生活工場上,始終找不到一個定位點,明白未來的不確定性,「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七18)

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林後四18)。人生在世短短幾年,正像客旅,外衣一朽壞,氣息一閉,就要歸天家,人生一切能享的福,那樣保留得住?那樣不虛空?心中那股聲音「傳道」再次縈繞耳際,主啊!請差遣我。



原鄉教會的隱憂

 



在北區時擔任青年會委員,輔導社青信仰與工作,也積極參與北特小區福音牧養及領會、翻譯、團契契長、青教組講師……等事工,知悉都市原住民因工作而散居各 地,多數人因工作關係甚少聚會,甚至不聚會,信仰漸漸迷失,孩童也無法接受宗教教育,e世代的來臨,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高自主性的意識下,容易陷 入婚姻的迷思,原住民的社青有傾向於嫁娶外邦,乃一大隱憂;加上社會的變遷,帶動價值觀的改變,在功利主義的衝擊下,搖撼了北部原住民信仰的堅定性。

十族原住民人數約有30幾萬人,歸入主名的才區區一萬多人左右,而這些有3/5居留於北部,福音良田何等遼闊。猶如經云:「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太九37~38)。

神學院口試時間給了一道震撼我心的題目「你身為一位傳道者,你能帶給信徒什麼?」是呀!我能給信徒什麼呢?尤其都會區的原住民同靈能帶給他們什麼?

這 將是我學習的重要課題,要好好的思考、規劃,汲取前人努力苦心經營的果實,真道要代代相傳,必須靠「傳承」,原住民教會正處於承先啟後的地位,教會聖工需 代代有接棒人。然而由於社會環境變遷,原鄉教會之同靈移居都會區遽增,面對日趨複雜的社會型態、社會潮流的影響、生活的適應力、信仰生活的質變。對內的牧 養:真理的造就更為重要,當遇到挫折、困難懂得選擇真理來迎刃而解,在軟弱中試煉自己,絕不輕易退卻。

對外的宣道:目前真教會正大力拓展 國內外傳道工作,殷切需要工人。我們傳揚祂,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裏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西一28)。深感外出同靈在原 鄉時信仰穩固,但來到都會區就流失、迷惑在職場,何況未信者、慕道朋友在信仰的執著度,更不如真信徒。主審判大日將近,恩門大開,在天時、地利、人和上更 是開拓傳揚之際,刻不容緩,願將所學貢獻於神國大業上、以傳福音為志業、拯救世人靈魂為樂。



警惕與堅持




值此關鍵年代的關鍵時刻,傳統與現代觀念互相糾葛,保守與開放互相衝擊,在人的一生當中絕對會碰上不如意、事與願違之情形。在這一年來不斷用讀經、禱告來自 我琢磨、檢討自己的言行,把反省當成每日功課,也把困難當成是對自己的操煉,更感受到主無時無刻的施恩憐憫撫慰著憂傷的心靈,不讓過去的失意綁住手腳成為 沉重負擔,不因挫折使自己怯於再出發,但在這個過程中讓自己在智慧、經驗、心志、胸懷上都有所突破,所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相信這對日後面對困難有莫大的啟示,因為至少學會了「不畏困難」也懂得「處理困難」。在學習的歷程中所累積的經驗和信心,將是我一生當中最豐富的資產。

有 一則小故事,真耐人尋味。一位老農夫與他多年相依為命的一隻老驢子,某日一起進城購物,不料在半路上老驢子不慎掉進又深又暗的古井裏,當時老農夫沒法子拯 救驢子,就想老驢子反正已老邁不重用了,倒不如就讓老驢子葬在古井裏吧!於是用泥土填平水井,以防其他驢子又掉進古井,不顧過去的情誼,就動手填土丟在水 井裏。當時老驢子求生意志堅強,不停地用身體和腳抖動落土,以擺脫被活埋的命運,並企圖跳上土堆,老驢子使盡全力,終於利用土堆把自己給推了上來,重見光 明。

這故事讓人感慨萬千,現今在這濁世中,大家汲汲營營追求名利,不斷被利慾的土給淹沒了心靈,稍不自覺即可能向下沉淪,因此不斷地警惕自己提升自我,堅持最初的信仰;並盡力報答主恩,為了傳揚真理、為了拯救靈命,此時此刻獻身事主是唯一的選擇,破釜沉舟也絕不改變。



主愛感召



在 主愛的感召下,若活著是為主而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羅十四7~8)。我何其有幸,生逢此時,現今又有美好的機會,能獻身當活祭來回報主恩。故當在事奉的 路上,常思考主對彼得所提醒的話,衪要彼得怎樣活──愛衪更深,怎樣做──餵養小羊、牧養羊群,怎樣死──與衪同得榮耀,認清自己的目標,確實完成,更當 虛心充實靈智與學識,才能讓主「用我一生」也「用我一死」來榮耀神跟從主到底,認清現今的世代,明白真神救人的旨意,覺悟自己存在的使命,儆醒主再臨時日 之迫近,努力靈修以救己,更儲備能力來傳道救人。

 

◎撰文/亞斯達‧曾進福 ◎期數:307期 ◎2003.04號